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历史事件回顾-重要历史快照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时间:2024-08-14 06:0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3 次
  ——《中国新闻周刊》抗震救灾系列报道的一些思考   秦朗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是当今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空前大自然灾害。这场灾害考验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同时,也考验了中国新闻社和我们——《中国新闻周刊》。   现在回顾,《中国新闻周刊》基本经受住

  ——《中国新闻周刊》抗震救灾系列报道的一些思考

  秦朗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是当今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空前大自然灾害。这场灾害考验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同时,也考验了中国新闻社和我们——《中国新闻周刊》。

  现在回顾,《中国新闻周刊》基本经受住了考验。地震期间,《中国新闻周刊》先后有19名编辑记者奔赴灾区一线;我们临机变阵,在地震两天后抢出了封面故事为《大地震》的特辑,走在国内期刊界前面;在《国殇》、《汶川的孩子》后,我们集中力量,策划写作了封面故事为《一个国家的动员》的第四期地震特辑,为《中国新闻周刊》连续四期的地震报道特辑完成了收官。四期地震特辑总计文约25.7万字,图179张,总篇幅约211页。零售市场增长约30%。

  在空前巨灾的考验下,《中国新闻周刊》的同事表现出了职业新闻人的基本素养。《中国新闻周刊》地震报道策划和执行的专业、深刻和前瞻,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回顾起来,在新闻专业操作方面,我有三个感受,想在这里总结一下。

  一、团队作战

  对于以提供深度新闻报道为特色的《中国新闻周刊》,当像汶川地震这样的特大灾害来临时,团队协作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月12日,地震发生的当天,我们就向灾区派出了三批4人次的记者。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5至6位编辑部高层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地震报道写作组,还有一个由4位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资讯支持组。

  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对于后来我们能够在2天的时间里临阵变队,抢出《大地震》一期地震报道特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地震最初几天,震区交通瘫痪;通讯联络不畅。我们和派往前方的记者联系时断时续。记者根本不可能象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完成采访和写作。他们和北京编辑部的联系手段主要是断断续续的手机电话通讯和短信。

  这时,按照预定计划,一个前后方同步运转,分工协作的地震采编体系在最短的时间里启动了。前方的记者用手机短信将采访的一手资讯传回北京。北京编辑部的地震报道写作组的编辑按照整体策划,分工把口,完成稿件的写作和编辑。与此同时,资讯组的支持又使得写作组的编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多侧面的新闻信息。使得新闻稿件的呈现更加丰富、立体。

  5月14日晚,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48小时,我们抢出的《大地震》特别报道完成采访、写作和编辑,交付印刷。这是国内同类刊物中,第一个对于汶川地震的较为集中的报道。

  二、做好减法——按照媒体定位和价值观念取舍新闻。

  第一期《大地震》特辑面世后,我们立即决定增派8名记者赶赴地震灾区。在记者出发前的采编例会上,我们对下期周刊的地震报道作了如下定位:第一期《大地震》的特别报道我们突出了“灾”,第二期我们的报道就要聚焦在“救”上。要集中展现人类面对灾害的抗争和在抗争中闪耀的人性光辉。但是,这个既定方案在第二批记者到达地震灾区后受到了质疑和动摇。

  这时,《中国新闻周刊》在地震灾区已经有十几个人。对于这些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闻人来说,空前的灾害,难以数计的生命和财富的损失,震惊了他们。出现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悟。最后的结果是——太多的选题新方向。甚至在前后方之间为此出现了一些争执。

  面对这些,编辑部的主要负责人坚定认为,《中国新闻周刊》的媒体形态不同于网络、通讯社、报纸;《中国新闻周刊》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周刊这时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面对俯仰皆是的感触、震撼和感动,我们必须学会做减法;有取舍(尽管这时的取舍非常难);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中国新闻周刊》的地震采编运作,在第二期部份人员短暂的犹疑之后,我们又收拢五指,攥紧拳头,重磅出击。完成了《国殇》和《汶川的孩子》两期地震特辑报道。

  三、让新闻具有历史认识价值

  这次汶川地震报道,普遍被认为是几十年来中国新闻报道最开放的时刻。投入地震报道的媒体和采编人员数字,恐怕到现在还没有统计清楚。在如此高密度的记者群体和水银泻地般的新闻搜索中,如何抓住独家新闻和独特的新闻开掘角度,是对媒体最大的考验。

  在完成《大地震》《国殇》《汶川的孩子》连续3期地震报道特辑后,我们对下一步的新闻选题角度在编委会内部进行了交流。我们注意到,这次空前巨灾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按照预先的应急计划,作出了尽可能快速的反应。在地震发生的最初时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国务院各部委,他们经历了什么?想了什么?作了什么?整个我们的共和国,怎样从平时快速转入准动员状态的应急体制?这些都是读者关心、希望知道的新闻。可是,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媒体的眼睛都在聚焦四川灾区。对后方发生的这一切,关注不多。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决定独辟道路,出奇兵。对这一被大部份媒体忽视、而读者关心的重要新闻事实进行采访和报道。为我们的共和国,呈现这段新闻,记载下这段历史。于是,《一个国家的动员》就成了我们从《大地震》开始,连续4期地震特别报道的收官选题。

  在采访中,我们要求参与选题的记者,穷尽一切可能追求细节,要求在核心单位、关键岗位的关键人物的采访上要有突破。经过整个周刊编辑部全体同事的努力和来自中新社同事的支持,我们在主要方面都基本达到了目的。总参作战部、成都军区、国家地震局、财政系统、中共四川省委、公安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都实现了突破,完成了采访。

  2008年6月9日,题为《一个国家的动员》的《中国新闻周刊•地震特辑》面世了。整个特辑涉及地震的报道达75页,以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为坐标点,详尽还原了当时我们的国家——包括中央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如何由平时转入抗震救灾的“准动员状态”。有业内人士点评这期文章,抓住了被大多数媒体忽视的重要新闻:是用广角镜,俯瞰汶川地震;让读者换了一个视角。

  而对于我们——《中国新闻周刊》的同事,则是在追求心目中新闻的一个更高的境界——让我们笔下的新闻具有历史认识价值。现在回头看来,《一个国家的动员》这组文章,在选题、策划、采访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整组文章的谋篇布局和文字的精致琢磨上,似还有一定的努力空间。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17 04:09 最后登录:2024-09-17 04: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2021年全球大事件一览

    一月:拜登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年纪最长的总统。(拜登宣誓就任美国总统)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在首都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

    近年来,在我国的学术界在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等问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不同成都上干扰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因而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

  • 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归纳、总结和梳理年度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回顾,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折射,有助于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官方通报桂林老年团4天3晚游40元;苹果回应iPhone鬼手现象;黄金价格再创新高;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7月16日消息,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天一审公开宣判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东受贿...

  • 光辉历程

    从1921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在这95年的时间里,将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家,建成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强国。即日起《新闻联播》推出《光辉历程》专栏,和...